媒体聚焦



经济复苏:机遇与合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5至27日在北京举行。主题是“经济复苏:机遇与合作”会议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致贺信。
        以经济为核心议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每年全国两会后举办的首个国家级论坛,是服务中央决策和国家对外经济交往、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全球工商界领袖密集参会一直是该论坛的突出特点。据悉出席此次年会的外方代表包括波士顿咨询全球名誉主席、董事总经理汉斯-保罗·博克纳,汇丰控股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祈耀年,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博乐仁等众多世界500强领袖,涵盖了能源矿产、金融保险、信息通信、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消费品和咨询服务业等十多个产业。
        年会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走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等热点话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财政部部长刘昆、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分别做了相关发言:
 
        郑栅洁:发掘经济更大潜力,政策需协同配合
        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怎么看,郑栅洁认为重在看“势”,从当前形势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增长动力不断增强。从今后趋势看,中国发展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从供给看,稳健提升,农业保持平稳,工业增长加快,服务业强势复苏,1-2月份住宿和餐饮同比增长11.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3%。
        从需求看,稳步复苏,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3.5%,前期受抑制的服务消费需求复苏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5.5%。在内需加快恢复的同时,出口克服了重重困难,增长了0.9%。
        从信心看,稳定增强,2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创近年来的新高,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郑栅洁表示,今年我国将在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发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创新完善宏观调控方面,他强调,我国将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等政策的协同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扩大有效的投资,有力有序地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及其他的经济社会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健康发展。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方面,他表示,要扎实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实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高标准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金壮龙: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金壮龙指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全球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分工格局,这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延伸和拓展,带动各国产业扩大交流合作,为世界带来了经济繁荣和财富增长。
        “中国始终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基本构建了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内外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品种丰富、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增进了人民福祉。”金壮龙说。
        金壮龙强调,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畅通全球经济循环,关键在于构建安全稳定和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公共产品属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二是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健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批新型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三是加快产业链供应链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四是促进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链主企业发挥产业生态引领作用,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五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强化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协调和配置。
        六是建设开放合作的产业链供应链,在开放合作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
 
        刘昆:未来财政政策将重点支持五方面
        “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中国经济发展基础厚实,前景广阔,未来格局。”刘昆表示,国内经济运行存在一些卡口的堵点,但经济韧性大、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刘昆指出,按照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目标,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财政部将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大财政政策的力度: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赤字率按3%安排,比2022年提高0.2个百分点。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并适当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进一步增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并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未来财政政策将重点支持五方面。”刘昆表示。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措施,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特困行业的支持,让市场主体多减一些负担,增添更大发展动力。
        二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调节作用,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带动全社会投资。
        三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财政政策将支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是继续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优先位置,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管理效能,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五是增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落实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王文涛:外资企业不是外来客,而是一家人
        王文涛表示,中国市场是一个成长的市场、开放的市场、共享的市场。中国将与世界共享中国大市场的机遇。
        王文涛指出,2022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万亿元,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同时,中国的进口是世界第二,去年超过了2.7万亿美元,未来有望保持进一步增长的态势。
        “今年伊始,各地呈现出忙起来、热起来的景象,市场的活力在恢复,并且在不断地迸发。我们将把支持和恢复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王文涛介绍说,今年将举办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着力促进消费升级和潜力释放。在全国形成每个季度都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的消费热潮。同时继续办好进博会、消博会、服贸会等各类展会,让生机勃勃的中国大市场为各国企业提供发展机遇。
        “很多外资企业告诉我们,中国这个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我们也告诉这些外资企业,你们不是外来客,而是一家人。”王文涛表示。
        据介绍,商务部将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对接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标准、管理等制度型开放。今年商务部还将举办“投资中国年”系列活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为投资对接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并聚焦外商关注的领域,切实做好外资企业的服务工作,保障外资企业合法权益。
        王文涛还表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正道,未来我国将与各国企业共享创新发展、国际合作的机遇。下一步,商务部将加大创新支持力度,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积极培育数字贸易、绿色经济等新领域。支持各国企业在中国开辟新赛道,扬帆新蓝海,跑出加速度。
 
        赵英民: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赵英民表示,绿色低碳转型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和潮流,它既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危机的共同选择,更是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重大机遇。
        过去的十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以上的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5%,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中国贡献。
        赵英民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研究建立以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和碳达峰目标为导向的产业准入及退出清单制度。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同时,扎实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能源供给体系低碳化和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同时,推进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生态建设等多领域协同增效。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工业领域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综合利用全流程绿色发展。加大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力度,推动公转铁、公转水,加快新能源车发展。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多措并举提高绿色建筑比例。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提高生态系统碳汇与净化功能。
        赵英民还透露,生态环境部将强化科技、法规标准、管理政策等支撑保障。推动大数据、数字化、信息化等绿色赋能。将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加快制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有关技术规范。健全排放源统计调查、核算核查、监管制度。积极参与国际绿色标准、碳计量等规则制定。
 
        此次年会,众多跨国顶级企业对投资中国充满了信心。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 史蒂凡·哈通表示:我们正在中国扩展我们的能力,在苏州的投资还在继续,在那里有很大的投资,我们还在无锡扩大了我们的产能,我们的投资正在向新技术时代迈进。
        
       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 苏博科:我们再次扩大了与江苏的合作,在山东青岛,我们宣布了一项新工厂的重大投资,总投资额约4.5亿美元的制造工厂,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会有更多的投资。
        外资企业持续加码中国的同时,还将进一步优化在中国的产业布局。采访中还了解到,近期全球掀起了一波跨国企业高管“访华潮”,这些外资企业高管绝大多数是3年来首次到访中国,参加论坛、走市场、谈合作,让中国的未来,充满了机遇与合作。
售后热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