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荣伟:战略与企业转型,企业应让定位先行
本文整理自中山大学创业中心常务副主任、企管博士后、战略学副教授任荣伟先生在“智·胜未来出口系列论坛”厦门站的发言,在发言中,任荣伟先生与大家分享了创新驱动战略与企业转型等一系列话题。
迈克尔·波特写了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国家竞争优势》。书的内容核心是什么呢?是定位。而且要不断地定位,动态地去定位。定位的主要目标是发挥优势的产业,选择好的产业,在这个领域当中进行投入,在这个领域当中有所作为。
互联网毫无疑问是美国新经济的特征和代表。由于有了互联网,许多企业实现了他们的创业目标,实现了他们的全球化。这个就是美国的概念,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道格拉斯坚持一个观点:基于创新的国家产业转型成功是无数中小企业成功的重要源泉。
日本衰落的原因:僵化思维,拒绝转变
2012年6月,日本的大企业纷纷公布了年报,我们看到,电子消费品、汽车、化学等多家大企业纷纷亏损,究其原因,是日本的产业政策出了问题。
九十年代中期,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传到了日本企业家和通产省的耳朵里,他们研究了半天之后表现出了十分乐观的态度。乐观在哪里?原来他们认为这只是美国为了应对不敌日本竞争力的一个新花招,未必能够成功。日本的产业政策制定者认为日本应该坚持原来的技术领域,继续所谓高清技术发展,而不是搞所谓的数字游戏。
后果则是,日本没有赶上信息消费时代的快车。
日本衰落的第二个原因则是,他们更愿意学“大”企业IBM,不愿意学“小”企业苹果的竞争力。
日本企业具有浓厚的“大企业”文化,毕业生毕业都想挤到索尼、松下这些著名的大企业。毫无疑问,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大企业”走上下坡路,市场上又缺乏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经济的窘态就凸显出来。
台湾制造的崛起:制造第一,创新第一
最后跟大家谈一下台湾,台湾的制造业的转型——它是怎么转的呢?
台湾人重视教育,台湾人有钱了就去是投教育,把孩子送出国。送到发达国家去读科技。这样送出去之后,所换来的结果是什么?是台湾的“工业研究院”。
工业研究院把大量的“海龟”们组合到一起,对制造业最前沿的东西进行破解,破解了之后即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这样的做法成功了没有?成功了。
成功的经验总结有二,第一永远保持创新第二,制造第一。美国毫无疑问是创新第一的国家,台湾在创新方面比不过美国,就把自己定位为创新第二,制造业却可以做到第一。
就像富士康一样,拥有80万的制造业大军。
第二最重要的是要嵌入到世界制造产业链当中,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台湾做到了,台湾的制造业嵌入到世界产业链当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这就是台湾的经验。
中国大陆企业家:知天知地知演化,知己知彼知制度
中国大陆的企业该怎么办呢?企业家要注意,任何企业要树立品牌,要想产品升级换代,毫无疑问是追寻一个演化的历程,就是所谓的进化的历程,不可能一步登天。正如珠三角的企业要腾笼换鸟,但不可能一夜之间把传统企业全换成高科技企业,一定要遵循自然演化的规律。
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国人正在逐步迈进中,所以说任何一个制造型的企业没有理由感到悲观。企业家要紧的是对未来一年、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做出准确判断。
无论是日本,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台湾,成功之处都取决于判断力,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每个企业家考验的也是这个判断力。
第二知己知彼知制度,什么叫好的制度,什么是坏的制度要非常清楚。好的制度,还是坏的制度,用科斯的话说,一个辉煌了30年的政府往往会修正他正确的决策,不仅仅是中国,美国、英国经历百年的历史往往都要遵循这么一个规律。
科斯最后一句话:坚持走自己的路,正确的路,就无须担忧。今天正确的道路在哪里?这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我只想说一句话,善待企业家。给我们的企业家更宽松的环境,有利于中华民族财富的创造,有利于中国创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