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森咨询对2021年3月份中央层面及地方层面国资国企改革政策与实践动态进行了梳理。
政策方面,国资委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实践方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发布2021年工作安排,“十三五”期间广州国资国企取得发展新成效;中国中化和中国化工集团两大央企联合重组;央企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公司实现转隶,中央企业煤炭去产能和资源整合基本完成;深圳市宝安区召开创建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城区动员大会,发布《深圳市宝安区创建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城区实施方案(2020-2022年)》。
1、国资委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的通知》
文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落实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按照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和责任追究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健全完善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督机制,着力推进责任追究工作体系更加成熟定型、措施更加精准有力、效能更加系统提升、协同更加贯通联动、队伍更加担当善为,切实提高做好新阶段责任追究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持续增强国资监督针对性、有效性和系统性,为实现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供坚强保障。
重点任务包括以下八项:
(一)组织开展工作体系建设“回头看”。
各中央企业要在上半年组织开展责任追究工作体系建设自查,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等改革文件相关任务再对标,从责任主体、专门制度、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对照检查。
(二)及时查处重大违规问题线索。
对党中央、国务院关注和国资委移交的违规问题线索要加大查办力度,认真查处中央企业有关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违规问题线索,聚焦集团管控、工程建设、资金管理、金融衍生品、境外经营投资等重点领域以及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风险,注重在亏损项目、法律诉讼、大额资产减值中发现违规问题线索。
(三)主动开展共性问题专项核查。
各中央企业要在年内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共性问题专项核查,发挥责任追究“查得深、看得透”的优势,提高制度执行力和刚性约束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营投资风险。
(四)研究制定尽职合规免责事项清单。
贯彻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按照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关于确保2021年完成70%以上改革任务的要求,做好本企业经营投资尽职合规免责事项清单制定工作。
(五)健全完善“3+X”项配套制度。
各中央企业年内要建立违规问题线索督办制度,规范集团公司对所属企业违规问题线索办理工作的指导督促,对违规情形重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线索实行挂牌督办。
(六)探索建立管理提升建议书机制。
切实做深追责成果运用“后半篇文章”,以管理提升建议书为载体,发挥追责工作“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在查办违规问题线索过程中,要针对暴露出的企业管理漏洞,书面提出促进管理提升的工作建议,并将建议落实情况作为评估整改效果和问题线索办结销号的依据,以责任追究工作为“起点”,形成提出管理建议、完善内部控制、预防风险隐患的联动机制,促进企业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七)开发建设监督追责信息系统。
各中央企业要按照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要求,结合责任追究工作实际,启动建设企业监督追责信息系统,替代国资委国有资产监督追责工作系统客户端。
(八)切实加强监督追责队伍建设。
中央企业在集团配齐责任追究专职人员基础上,要督促子企业配备与行业特性、资产经营规模、管理要求等相适应的责任追究专职人员。(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国资委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年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的通知》提出,各中央企业要在今年上半年组织开展责任追究工作体系建设自查,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等改革文件相关任务再对标,从责任主体、专门制度、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对照检查。
通知要求各中央企业及时查处重大违规问题线索。要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杜绝久查不追等“零追责”现象,切实发挥责任追究震慑遏制作用。
此外,通知围绕各中央企业主动开展共性问题专项核查、研究制定尽职合规免责事项清单、健全完善配套制度、探索建立管理提升建议书机制、开发建设监督追责信息系统以及切实加强监督追责队伍建设等作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工作安排。
近年来,中央企业认真落实国企改革系列文件要求,扎实推进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的责任追究工作机制。据了解,到2020年年底,建立覆盖各级中央企业的责任追究工作体系的改革目标总体实现,为强化国有资产监督,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重点把握了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突出问题导向以及借鉴央企监管经验的原则,强调了4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建立风险监测识别机制。综合债务水平、负债结构、盈利能力、现金保障、资产质量和隐性债务等,精准识别债务风险突出企业并纳入重点管控范围。
二是建立债务风险管控机制。从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约束、严格投资源头管理、严控隐性债务规模、规范对外担保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
三是建立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从债券发行、资金使用、到期兑付、违约风险处置等债券管理全流程提出了指导意见,强调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妥善化解债券违约风险。
四是建立债务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解风险难题,有效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日前表示,通过风险出清实现优胜劣汰是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任何欺诈发行、虚假披露、恶意逃废债等违法违规行为都应受到严厉打击,投资者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护。政府落实好监管责任,发债企业履行好主体责任,投资机构切实提高风险资产的定价能力,才能够共同维护好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
彭华岗介绍,虽然近期国企债券违约比例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违约风险总体可控。各地方国资委要把防范地方国有企业债券违约,作为债务风险管控的重中之重。重点关注信用评级低、集中到期债券规模大、现金流紧张、经营严重亏损企业的债券违约风险,督促指导企业提前做好兑付资金接续安排。
对于按期兑付确有困难的,各地方国资委要指导企业提前与债券持有人沟通确定处置方案,通过债券展期、置换等方式主动化解风险,也可借鉴央企信用保障基金模式,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妥善化解风险。
对于已经发生债券违约的,各地方国资委要指导违约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妥善做好风险处置,通过盘活土地、出售股权等方式补充资金,积极主动与各方债权人沟通协调,努力达成和解方案,同时要努力挽回市场信心,防止发生风险踩踏和外溢。
对于已无力化解风险、确需破产的,要督促企业依法合规履行破产程序,强化信息披露管理,及时、准确披露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资产划转、新增大额债务等重大事项,保障债权人、投资人合法利益。
在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看来,在整体思路上,指导意见强调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一企一策”制定方案,既不放任自流,也不矫枉过正,体现出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科学性;在具体做法上,构建了“防风险-堵漏洞-疏通道-罚违法”的风险管控体系。
“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有效防范企业债务风险要从两端发力。”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说,指导意见涵盖规范债务资金用途、推动深化改革等要求,背后的逻辑就是既要遏制地方国企盲目举债扩张的冲动,有效管控风险源头,同时也要通过深化改革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强风险承担与应对能力。
“依法处置债券违约风险,严禁恶意逃废债行为”“对于已无力化解风险、确需破产的,要督促企业依法合规履行破产程序”……指导意见的一系列提法,引人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风险出清实现优胜劣汰是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机制,指导意见明确上述内容意味着管控地方国企债务风险仍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地方国企数量较多,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实现分类管控以及开展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工作量不小,未来将逐步落实落地。
陈卫东表示,随着地方国企风险管控加强,对地方国企债券信用评级、信息披露、风险管理与违约处置等相关工作将加快推进。长期看,随着地方国企违约潜在风险逐渐得以排查清理,信贷资源配置将更加市场化,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实现健康稳定发展。(文章来源:新华网、经济日报)
二、实践方面
3、国企改革成就与计划
一. 国有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成效明显
2016至2020年,广州市属国企主要指标保持快速增长。资产总额年均增速12%,净资产年均增速13%,营业收入增长9%,利润总额增长6%。
截至2020年底广州市区国企资产总额为4.64万亿元,为2015年末的1.8倍,净资产1.22万亿元为2015年末的2倍。2020年实现9490.9亿元营业收入,722.6亿元利润总额。
“十三五”期间平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16%,比“十二五”期间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
二. 国资国企改革系统深入
◆ 构建新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1+”政策体系,2018年出台《关于促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广州 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委深改委会议原则通过。
◆ 出台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实行清单管理,加大授权放权力度。
◆ 打造“两类”公司、“双百企业”5家,广汽制度改革专项评估A等级。
◆ 累计推进500多个国企混改项目,引进非公投资者1.6万余户,涉及投资额800多亿元。
◆ 二级及以下企业近六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 广汽集团层面完成职业经理人改革。
◆ 区属国企普遍试点市场化选人用人。
◆ 9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股权激励试点。
三. 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升级
◆ 实施19户企业重组整合。
◆ 打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五大特色产业。
◆ 加快推进聚龙湾项目、中国人工智能(广州)产业园等建设。
◆ 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广州工控牵头组建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广药集团设立澳门总部。
◆ 累计完成国有僵尸企业875户,基本完成出清任务。
◆ 全面完成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维修改造23万余户。
◆ 100%完成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23.6万人。
四. 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成效明显
◆ 资产超万亿企业1家、资产超千亿企业9家、营收超千亿企业2家、世界500强企业1家、中国500强企业9家、中国制造业500强4家、中国服务业500强13家。
◆ 广汽集团列“世界500强”第206名,比2015年上升156名
◆ 广药集团连续9年蝉联中国制药企业百强榜第一位
◆ 珠江钢琴集团钢琴产销量连续20年居全球首位
◆ 建筑集团综合实力居广东省建筑业企业之首
◆ 无线电集团连续32次跻身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榜单
◆ 越券集团是内地资产规模最大的地方驻港企业
◆ 8家新增(含收购)上市公司、31家全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11家(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或定向增发,涉及资金约600亿元。
◆ 拥有国资国企创新基金等114支国资基金,合计投资项目684个。
◆ 越秀集团发行100亿元优先股引入工商银行。作为第二大战略股东,出资30亿元重组辉山乳业。
◆ 广州城投集团出资100亿元参与南航股权多元化改革。
◆ 广州工控收购山河智能、金明精机2家上市公司及多家产业链相关企业。
六. 国企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 市属国企研发投入至147.5亿元,年平均增速16.2%,研发强度上升至3.22%。2020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9%,比2015年提高23.4个百分点。
◆ 截至2020年底,累计组建各类技术和工程中心516个(其中国家级39个),比2015年增加204家。
◆ 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8家,比2015年增加150家,高企数量占比约8%。
◆ 拥有科技人员超4.1万人,建立了12个院士工作站,聘请中外院士40名。
七、国企保障支撑作用更加坚实
◆ 创办全国首个国企党建学院。
◆ 全国首创覆盖国资系统的党建工作全网运营模式。
◆ 率先在全省国资监管机构专门设立企业党建处。
◆ 监管企业全部建立党委,基层党组织3798个、党员6.6万人,20家市管企业成立党校。
◆ 落实监管企业党建进章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体制、配备专职副书记、重大事项党委前置研究“四个百分百。
◆ 11家国企项目获9个国家级、7个省级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奖,“一企一品”打造36个国企党建“广州样板”。
2021年重点工作
◆ 加快改革进程、释放发展潜力
◆ 发力“四新”经济,完善产业生态圈
◆ 聚焦创新驱动, 引领高质量发展
◆ 深化职能转变,提升监管效能
◆ 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大局◆ 抓党建强保障,增优势促发展
1.国有资本布局更加合理,区直管企业业务板块集聚到以民生保障和城市运营保障为基石、以服务产业升级发展为主线的“两基石一主线”关键优势领域。
2.区属国资竞争力更加突出,区属国企总资产达到50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年增长达到25%,培育1家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等。
3.国资监管运营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建立。
4.区属国企服务大局功能更加彰显,新增产业空间45万平方米以上,产业引导基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区内重点产业、核心企业和关键领域30亿元。
5.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更加巩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