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阶段,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系列深化改革政策的推出,在带给行业发展机会的同时,短期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更加关注发展质量,未来在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将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投入,为行业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此外智能化、绿色化和数字化趋势将极大的推进行业的升级与转型,为行业发展提供新动力和新手段。
在高质量发展进入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期,工程咨询行业作为工程建设价值链的前端,应顺应国家经济转型发展要求和工程建设行业转型趋势,加快转型升级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篇摘选自博尔森咨询集团总裁朱益宏内部培训会议“十四五环境下思路”部分感悟分享。
一、“十四五”时期工程咨询行业发展三大机遇
1. 新老基建同发力、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为行业带来增长空间
一方面,国家发力“新老基建”将带动投资增速加快,具体表现在以下两处:
在产业发展任务中,“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主要包括:系统布局(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等),加快能源建设(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加快油气储备设施建设,加快全国干线油气管道建设等),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
在国内市场任务中,“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拓展投资空间”。强基础、补短板、两新一重是“十四五”期间重要的投资方向。其中,包括了“实施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水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重大工程,推进重大科研设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送电输气、沿边沿江沿海交通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
另一方面,国家明确指出将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等方面,将会产生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在乡村振兴任务中,“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主要包括: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区域发展任务中,“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主要包括: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同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主要包括: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对房地产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综合来看,国家未来五年在基建方面的投资力度依然很大,但更侧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方面的建设,将为建筑业市场发展带来重大机会,也为行业转型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工程咨询行业作为建筑业产业链的前端,势必迎来巨大的发展利好。
2. 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产业发展任务中,“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与医疗、汽车、物流和零售等行业数字化成熟度较高的产业相比,建筑产业的数字化进程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这一次疫情再一次让建筑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从客观外部环境来看,一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各行各业都在数字化,倒逼建筑业进行转型;二是建筑行业服务的客户已经意识到数字化的价值,要求规划、施工等产业链企业必须用数字化手段提质增效,希望从项目管理中要效益、要利润,也一定程度倒逼行业转型。从自身主观来看,数字化转型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未来建筑企业间的竞争将是数字化的竞争,通过数字化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公司效益。尤其是产业前端的工程咨询行业,以BIM(建筑信息模型)、GIS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促进传统建造方式升级、提高项目管理和生产效益、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业改革,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在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中,“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主要包括: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
近年来,国家加快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住建部《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对行业监管方面,都明确提出弱化企业资质,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推进建筑市场的统一开放、加快诚信体系建设等。这就意味着行业企业将由原先重点关注行业资质,逐步回归正常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以市场竞争力作为企业生存制胜的根本,把创造良好的市场信誉作为企业的目标之一,有利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另外,行业的资质壁垒和区域壁垒的打破,有利于促进大型企业做优做强,形成一批以开发建设一体化、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工程总承包为业务主体、技术管理领先的龙头企业。
二、“十四五”时期工程咨询询行业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
1. “十四五”投资结构分化带来的挑战
“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了未来五年将仍旧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淡化经济增速,突出改革开放,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目前我国杠杆率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275%),继续加杠杆的空间有限,未来杠杆率将大概率稳中趋降。基于此,预计未来国家投资方面将出现明显分化,为稳定经济未来基建投资有望提升,尤其是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将成重点,但房地产投资将持续下行。
具体来看,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手段,未来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温和增长,但结构上会有调整——新型基建投资占比将更高、传统基建项目投资比例将下降,区域和细分行业也将出现明显分化,如“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及的基建投资重大项目、城市群交通及新型城镇化民生服务等三个主要维度。
房地产方面,“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0年以来,房地产政策层面前松后紧,中央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主基调,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长期调控目标。2020年底开始,市场降温政策频出,“三条红线”于2021年1月开始正式实行,融资规则的收紧抑制房地产商投资热度。2月国土资源部发布“集中供地”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整体来看,“十四五”期间房地产投资预计将持续下行。
对工程咨询行业而言,“十二五”、“十三五”时期业务多聚焦在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传统基建和房地产领域,“十四五”时期投资的分化将对行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2. 行业竞争分化带来的挑战
在国家未来投资结构分化、建筑业继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建筑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国企民企之间的发展差异进一步扩大,行业竞争呈现出明显的分化。
当前,由于建筑业企业普遍存在债务率高、资金周转偏慢的情况,企业规模和股东背景往往成为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因此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大型企业相对于中小企业明显更具有优势,这也使得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更为艰难。另外,近年来国家重点推广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咨询等新型建筑组织形式,市场仍主要以政府投资的基建、房建领域为主,业主对企业工程总承包服务能力、资信水平等要求更高,相对而言国企、大型企业也更加有利。因此,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
总体上来说,工程咨询行业同质化竞争较为明显,伴随行业改革深化,资质的淡化将导致工程咨询行业进入门槛降低,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将导致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行业企业业务承揽难度不断增大,对企业的品牌、规模、资质及配置的人员要求越来越高。
3. 新技术带来的新挑战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建筑能耗高、能效低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同时,建筑信息化还在起步阶段,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建筑业信息化技术得到小范围应用,但整体还处于初级发展水平。BIM、GIS、5G、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出现,不断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也客观上要求企业根据变化,主动应对,利用新型技术赋能现有业务。
但目前,企业要推广应用这些技术还面临现实的问题,以BIM技术应用为例,一是面临原作业习惯问题,BIM优势在于信息大量的分享,若要使用BIM达到最好的效率,就必须每个项目团队成员都接受与愿意使用这个新的技术和方法,以合作的方式一起工作;然而多数专业人员习惯现有的方式与流程,较难接受新方法,因而成为导入BIM技术之问题。二是责任义务风险分配问题:BIM的导入改变了项目参与者各方的关系,使传统之分工方式界线变得模糊,改变了传统业主、设计单位、承包商之间的责任、义务与风险分配,由此产生的风险与责任、以及因软件缺陷或整合带来的问题,各方尚欠缺共识。三是人才短板的问题。BIM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掌握BIM工具和理念,还必须具有相应的工程专业或实践背景,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制订BIM应用规划和方案,但这种复合BI人才企业相当匮乏。
1. 聚焦需求补短板,着眼长远促转型
为把握“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机遇,工程咨询行业企业应立足我国基础设施发展实际,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抓好长远战略布局的同时,要加紧整合资源,补齐短板、突破瓶颈,强化风险抵抗能力。
如由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领域,将大力推广的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咨询等实施方式,以提升工程效率、降低工程成本,以勘察设计院、监理企业为代表的工程咨询企业可通过收购兼并、或整合资源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延伸产业链,补齐业务板块、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另一方面,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顺应“绿色建造”、“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吸纳优秀人才,利用BIM、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企业技术水平、提高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2. 强化能力塑品牌,差异竞争抢市场
建筑工程市场巨大,建立细分领域的产业链优势,建立竞争壁垒,占领细分市场份额,将是最匹配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竞争策略。对民营企业而言,国企在资源、人才方面优势明显的情况下,民企要想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唯有聚焦优势市场,强化自身能力,同时延伸产业链,提升业务综合竞争力。
企业可根据自身的资源、人才、资质等优势聚焦特定的细分领域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努力塑造专业品牌,如成为隧道专家、基础设施养护专家等。通过自身专业能力的塑造,增强核心竞争力,率先抢占细分市场份额。
3. 主动拥抱新技术,开拓业务新空间
从趋势看,工程咨询行业的转型升级已是必然,行业内企业唯有快速行动才能构建核心竞争力。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工程行业更加应该审时度势,主动拥抱新技术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工程咨询行业企业想要把握新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机遇,需要将数字化转型融入企业自身战略、业务、组织与管理中,优化商业模式、业务模式和工作流程,主动拥抱新技术,加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积极扩展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新业务。如把智慧建造作为新突破口,把人工智能和BIM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