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森咨询对2021年2月中央层面及地方层面国资国企改革政策与实践动态进行了梳理。
政策方面,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国有企业公司章程制定管理办法》正式公开发布,成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新里程碑。
在实践方面,国新办就国企改革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为国资央企2021年工作划出重点,同时,区域性综改试验持续推进,第二批综改区改革思路和实施方案正逐步完善,各地区在数字化改革等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政策方面
关于印发《国有企业公司章程制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公司章程是企业内部的根本法,要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的明确要求,近日国资委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国有企业公司章程制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国有企业进一步完善结构、提升公司治理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办法》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依法治企、权责对等原则,结合企业实际,围绕国有企业公司章程制定管理形成40条具体要求。主要提出了国有企业公司章程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公司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等重点章节必须载明的内容,明确了国有独资公司章程制定、修改的审批流程,强调出资人机构要依法依规通过股东会制定修改国有全资、控股公司章程,细化参与章程制定的出资人机构、董事会、董事、股东代表等有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与义务,进一步强化出资人机构对章程执行情况的监督责任。(新闻来源:国务院国资委)
制定出台《办法》是国资委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是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的具体举措,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全面实现以章程治企、按章程办事,有利于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有利于推进国资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下一步,国资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要求,指导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落实《国有企业公司章程制定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章程内容、强化章程约束,逐步建立健全以公司章程为基础的企业内部制度体系,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办法》主要包括以下重点要点:
第一:明确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
《办法》不仅将《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作为制定依据还增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二:国企广度覆盖上更全面
相对于2020年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公司章程指引(试行)》的对象是中央企业,此次《办法》的对象是全部国有企业,不仅适用于中央企业,也适用于地方国有企业,范围更广;不仅适用于国资委监管的企业,也适用于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企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职责定位
《公司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在《办法》文中,明确党组织、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的职责定位,各治理主体的职责定位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保持了一致性,更加强化各治理主体在公司章程中的治理作用,例如:第九条明确了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党支部(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第十条明确了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职责定位;第十一条明确了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职责定位;第十二条对是否设立监事会的国有企业应当在公司章程中具体需要明确的内容做了不同规定。
第四:章程增加两项新内容
《公司法》规定的章程需涵盖总则、股东、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以及基本财务会计制度和解散清算等涉及公司生存发展重要事项。
《办法》在《公司法》要求章程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备,新增公司党组织以及职工民主管理与劳动人事制度两方面的内容。
第五:注重国有企业分类管理制度
首先,《办法》在第三章、第四章分别对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全资、控股公司的章程制定程序分类作出了规定。
其次,《办法》第二章第十条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在董事会结构上作出了不同的规定,即“国有独资公司、国有全资公司应当明确由出资人机构或相关股东推荐派出的外部董事人数超过董事会全体成员的半数,董事会成员中的职工代表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产生”。(新闻来源:国务院国资委、渝电法治)
二、实践方面
● 中央层面:国务院国资委就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热点问题答记者提问
2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应邀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国资国企发展改革监管和党的建设工作情况,并就如何深化国企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重组整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回答了中外媒体记者提问。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回答了有关问题。
郝鹏表示,今年将开局“十四五”、启航新征程,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做好国资央企工作十分重要。国资央企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将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加突出主责主业,聚焦提质增效、改革创新,努力实现企业净利润、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国民经济增速,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同时保持资产负债率稳健可控,为保持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作出新贡献。
“十四五”要实现“五个新”和“一个总目标”
会上,有记者提问:“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增长率的目标是百分之多少,有没有具体的目标?
针对该问题,郝鹏谈到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十四五”的工作思路,他表示,中央企业还有国资系统监管企业正在编制“十四五”规划,将等这次全国两会通过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之后,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中央企业和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的有关增长指标。总的考虑,在量的增长的同时更好实现质的提高,关键是要促进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郝鹏表示,具体来讲,“十四五”要实现“五个新”和“一个总目标”。
“五个新”,一是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在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中央企业规模实力的持续增长。二是科技自立自强展现新作为,“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发挥好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三是布局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推动中央企业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地位更加巩固,在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加大布局力度。四是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新成效,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灵活高效,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更加健全。五是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郝鹏还称,这“五个新”最终要落实到一个总目标,就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强、优、大”的标志性成果,就是在“十四五”期间建成一批“十四五”时期将更加突出主业、实业和核心竞争力的标准,更好推动重组、整合、调整、优化,加快打造一批行业产业龙头企业、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一批“专精特新”冠军企业、一批基础保障骨干企业,使中央企业真正成为主责主业突出、功能作用显著、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队。
确保今年完成三年行动任务70%以上
自2020年启动实施的以来,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迈出新步伐,去年央企新增22户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全年实施混改超过900余项目、引入社会资本超过2000亿元。下一步如何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哪些重点领域进行推进,成为当前市场各方关注点。
郝鹏表示,力争在今年年底实现国企三年改革任务的70%,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取得决定性成效。一是在完善治理、健全体制方面,将坚持放活与管好相结合,进一步推动授权放权,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改革。二是在优化布局、狠抓创新方面,将加大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布局力度,加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持续推动非主业、非优势“两非”和低效、无效资产“两资”的退出;三是在激发活力、提高效率方面,深化公益类业务的分类核算和分类考核,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加强关键核心人才中长期激励机制建设,用好股权期权分红及跟投等政策工具,并将积极促进混合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探索实施差异化管控。
与此同时,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也正加快推进,作为其关键实现手段的并购重组频频实施。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国资委先后完成12组24家中央企业的重组,新组建和接收5家企业,中央企业数量调整到目前的97家。
“今年国资委将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支持中央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采取重组整合等多种途径,加快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说。他表示,2021年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主要有四方面的考虑:
一是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加大对国防军工、能源资源粮食供应、骨干网络、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二是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和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三是推动创新资源的整合协同,加快突破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四是解决部分央企之间的产品相似、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形成资源合力。
中央企业的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在控
有记者提问,去年以来,地方国企接连出现债券违约,暴露出一些风险。请问该如何看待地方国企的债券违约和评级下调?将如何进行监管?
彭华岗称,个别地方国企发生债务违约,既有疫情冲击、市场波动的外部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盲目做大、管理不善等内部因素,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彭华岗指出,第一,通过风险出清实现优胜劣汰是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第二,虽然近期国企债券违约比例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违约风险总体可控。第三,任何欺诈发行、虚假披露、恶意逃废债等违法违规行为都应该受到严厉打击,投资者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护。第四,政府落实好监管责任,发债企业履行好主体责任,投资机构切实提高风险资产的定价能力,才能够共同维护好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
他指出,近期,在国务院金融委的领导下和相关部门指导下,地方党委政府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化解债务风险,已经取得积极成效。
关于如何监管,彭华岗说,中央企业的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在控。多年来,国资委始终把防风险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一条底线,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工作体系。
彭华岗说,在去年形势那么严峻、困难那么多的情况下,中央企业仍然圆满完成了国务院部署的“三年资产负债率下降两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平均负债率降到64.5%,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健康安全的水平。
彭华岗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督促指导企业加强债务风险的防控,具体来说要把握好“三个结合”,也就是“点面结合、长短结合、防禁结合”,关键是突出一个“严”字。“点面结合”,就是面上严控企业负债率,分行业确定负债率的警戒线、管控线,一企一策确定负债率的年度目标,保持整体债务水平的稳健可控。点上严管高风险企业,对于负债率过高、流动性紧张的企业纳入重点管控名单,实施特别监管;推动高负债子企业回归正常负债水平。
“长短结合”就是长期抓资金安全,严禁企业超越财务承受能力盲目举债投资,强化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严控非主业投资预算;短期防债券违约,对企业债券占带息负债比例,短期债券占全部债券比例实施分类管理。
彭华岗说,去年我们还推动企业建立了央企信用保障基金作为化解债务风险的“后手”。“防禁结合”,就是既严防风险积累,加强金融衍生品、信托、基金、担保等金融业务的日常监测和专项检查,主动控制新增金融业务,防止脱实向虚;又严禁高风险业务,对开展融资性贸易的露头就打、严肃问责,全面清理“空转”“走单”贸易业务。
彭华岗介绍说,对于地方国有企业,将落实金融委会议的要求,会同人民银行、证监会共同建立国有企业债券风险预测预警工作机制。近期,正在研究制定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督促地方国资委精准识别高风险企业,加强资产负债率分类管控和资金投向管理,做好债券发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妥善处置风险,切实维护好地方金融生态和金融稳定。
科技创新是“十四五”“头号任务”
天问一号逐梦而行、嫦娥五号奔月取壤、奋斗者号万米探海、北斗三号建成开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的背后都离不开国有企业的身影。中央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应如何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带动作用,取得更多突破性、标志性科技成果?
郝鹏表示,“十四五”构建新发展格局,最关键的是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国资委将围绕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集中中央企业的优势资源,把中央企业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具体而言,一是努力打造科技攻关重地,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等产业的薄弱环节,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的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进行联合攻关;二是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布局一批基础应用技术、突破一批前沿技术、锻造一批长板技术;三是努力打造科技人才高地,培养急需紧缺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更多高水平研发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
“2021年将是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极为关键的一年,创新投入可能会迎来一个更快速的增长。”刘兴国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国资委在央企考核中也对创新给予高度重视,同时来自欧美国家的技术压制,也让国资国企创新意识将空前增强,研发投入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张春晓认为,在“十四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必须有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在这个方面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应发挥重要的核心性作用,发挥龙头骨干带动作用,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力争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新闻来源:国资报告、中国新闻网、新华社、新华财经)
● 地方层面: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扩围,为何选择青岛西安武汉杭州
国资委主任郝鹏日前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在深入推进上海、深圳、沈阳三地综合改革试验(下称“综改”)的基础上,配合实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将青岛、西安、武汉、杭州等地纳入综改范围。梳理发现,新一批试点城市改革措施各有侧重,具有区域特色。作为鼓励基层创新、深化国企改革的新举措,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进一步扩围提效,将以点带面推动全国的国企改革。
国务院国资委1月18日举行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暨地方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会议明确了2021年国企改革时间表、任务书,其中推动区域性综改再提效也被列入2021年的改革重点任务。会议要求,第一批综改地区要结合三年行动进一步深化综改措施,着力打造综改“升级版”。第二批综改地区要突出区域特色,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做好综改方案制定实施工作。要更加注重完善配套政策,促进驻地央企与省、市国企联动改革、协同发展。
这次将青岛等四地纳入综改,是在第一批综改基础上,将综合改革进一步扩围,符合国资国企改革“先小范围试点,然后扩大试点范围,最后全面推进”的改革思路。在试点选择上,兼顾了东中西部地区,力图在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结构环境下,探索积累综合实施国资国企改革的经验,为今后进一步全面推进综合改革打下扎实基础。
国资系统一位权威人士介绍,试点的选择还有着配合实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考量,这几个城市在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
当前,上海、深圳、沈阳的综改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以深圳为例,2020年,深圳市属国有经济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2.3%、9.9%、5.3%;在深纳税414亿元,同比增长6.8%,大幅高于央企和主要地方国企平均增长水平。深圳市国资委介绍,经过一年的持续推进,深圳国资重组整合“1+N”方案得到全面实施,交易集团、环境水务、重大产业投资、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中资阳光采购交易平台等企业组建重组工作已经完成,77.8%的国有资本集聚到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为主体、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领域。
新一批综改试点,又将重点关注国企改革哪些关键领域?梳理发现,各地的改革措施各有侧重,具有区域特色。
据青岛市国资委介绍,青岛开展综改以国有企业家队伍建设为特色,探索“坚持政治标准、依法规范治理、培育企业家精神、落实物质利益原则、完善体制机制保障”独具地方特色的国有企业家队伍“五位一体”建设模式,争取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青岛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子玉表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最根本的还是要有一支能够在市场经济大浪中勇敢搏击、勇立潮头的优秀企业家队伍。”由此看来,优秀企业家的培育是当下青岛国企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在国资监管方面,青岛发布了全国国资系统第一个管资本转变国资监管职能规范性文件《青岛市国有资本管理暂行办法》,落实出资人监管权、企业法人财产权、经营自主权,管好资本放活企业,充分保障企业市场竞争主体地位。青岛市国资委原副主任臧毅杰曾表示,目前青岛国企上市是短板,只有10户,与省内其他地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为了尽快追上差距,青岛市国资委也制定了3年国企上市计划,争取到2022年,将现有的10户上市国企,达到30户左右。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将企业送到上市平台。
在武汉,混改和重组是国企改革的重头戏。去年9月以来,武汉市国企密集重组整合,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序幕。此轮国企重组,武汉坚持市场导向、业绩导向,从当前重组情况来看,主业相近的企业被集中起来,主责主业进一步聚焦,避免了同质竞争。武汉市国资委主任陈祖信公开表示,武汉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分类推进整合重组;鼓励国企“走出去”,积极推进区域化布局;引导国有平台企业向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转型。他还特别提到,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推动竞争类企业上市;合理设计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支持对国有相对控股企业依法实施更加市场化的差异化管控。
西安的改革措施更加强调了提高效益、防范风险等议题。西安市国资委1月19日召开该市国资系统2021年工作会议指出,开展综合改革试验,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提到了加大增盈工作力度,在提高企业效益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在服务城市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守住风险底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等。
杭州作为市场经济重镇,持续提升企业活力成为改革的目标之一。杭州市国资委主任王希日前在该市国资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构建全市国资监管“一盘棋”大格局,持续提升国资监管的权威性和国企改革发展的活力,为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做出国资国企更大努力和贡献。(新闻来源:第一财经)
● 地方层面:沈阳市国资委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打造区域改革试验升级版
“深入贯彻沈阳市两会精神,市国资委将深化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打造沈阳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升级版,为实现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更大贡献。”2021年2月11日,沈阳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孙百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1年,市国资委将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试验,全力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积极成果。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指导企业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拓宽外部董事来源渠道,有效发挥全市国企董事会决策功能。针对集团总部“机关化、行政化”等突出问题,市国资委将引导企业开展对标提升行动。分类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开展市属企业经理层成员整体市场化选聘试点。在市属竞争类企业推广沈鼓集团差异化薪酬试点经验,实行全员绩效考核。
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国资委将推动沈鼓集团、中沈国际、燃气集团等企业“一企一策”按不同路径完成混改。水务集团以三项制度改革为核心深化综合改革,同步推进混改。盛京能源做好司法重整。全面推进二、三级公司混改。推动混改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以资本为纽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
推进市属企业重组整合。市国资委将推动市属企业按照“产业相近、业务协同”原则进行归并、重组;推进企业内部子(分)公司间通过吸收合并、并购重组等方式开展专业化整合;改组成立低效无效资产托管处置平台。指导各区、县(市)属企业开展资产摸底调查,夯实经营性资产底数,推进低效无效资产清理退出。
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市国资委将发挥两类公司功能作用,开展战略投资或财务投资,推动国有资本通过合理流动实现保值增值。推进国资监管平台二期建设,将区级国资监管部门及市属、区属重点子企业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强化投资风险和债务风险防控,严控非主业投资,市属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3%以下。同时,做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收尾工作。
全面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完善市国资委党委负责全部市属企业党建工作机制。推动党建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效联动,立足企业中心工作设置党建工作考核指标,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开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专题调研,研究制定加强市属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相关意见。(新闻来源:东北新闻网)
● 中央层面:国资委发布2020年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100个典型案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等决策部署,引导国有企业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国资委加快部署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制定发布有关政策文件,组建协同创新平台,遴选推广典型案例。
为总结提炼数字化转型经验做法,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国资委科创局于2020年9月组织开展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征集工作,其中70家中央企业和31个地方国资委共推荐了759个案例。经专家组评审,最终遴选出产品和服务创新、生产运营智能化、数字化营销服务、数字生态、新一代信息技术、工控安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和综合等8类100个典型案例,其中优秀案例30个、典型案例70个。近日,国资委科创局发布《关于发布2020年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的通知》(新闻来源:国资小新)
● 地方层面:万亿国资装上“智治”引擎浙江推进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
日前,从浙江省国资委获悉,该省正部署推进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推动数字技术在国资国企领域逐渐渗透、广泛运用和充分融合,让国有资产监管能力再提升,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再出新成效,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再添新活力。
数据显示,2020年浙江省市两级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5.6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7万亿元,其中省国资委监管省属企业资产总额1.6万亿元、营业收入1.1万亿元。国资国企规模实力不断发展壮大,需要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保驾护航,数字化改革势在必行。
据悉,浙江省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的具体目标,包括高质量打造数字监管抓手,建设全省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实现对数据的智能分析、研判评价和风险预警,打造智慧型“监管大脑”;高起点搭建数字经济架构,科学制定全省国资国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积极抢占“未来工厂、智慧工厂、智慧制造”等数字化应用制高点。同时,还将持续推动国资监管数据阳光化、透明化、可视化。
为此,浙江省国资委将重点完成全省国资国企“1+N”数字化智治系统建设。其中,“1”即建成一个覆盖省国资委和委直属单位、15家出资企业、11市国资委的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N”即推出一批省属企业经济运行监测示范项目。
“我们有信心,通过努力推动全省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为浙江国资国企万亿资产运营装上‘智治’引擎。”浙江省国资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新闻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