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自贸区新时代,国企改革转型该如何发力?

 

引言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推动全球化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建设和发展成效。

       在国家开展自贸试验区探索的背景下,国企转型升级的进程也将加快,其改革发展的着力点有哪些?

 
日前,国务院召开发布会公布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自此,我国自贸试验区又增3员,总数达到21个,全面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海南、云南、辽宁等地。
 

 

按设立的时间顺序排列,21个自贸试验区分别为:

 

 

2013年:上海

 

2015年:天津、广东、福建

 

2017年: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

 

2019年: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

 

2020年:北京、湖南、安徽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各地自贸试验区在政府的引导下,从投资、贸易、金融、人才等多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先行先试,并推出一系列的开放举措。
 
而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推动全球化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建设和发展成效。
 
在国家开展自贸试验区探索的背景下,国企转型升级的进程必将加快,那么其改革发展的着力点都有哪些?笔者认为需要从自贸区建设的关键因素以及国企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说起:
 

 

 

01

 
自贸试验区肩负着四大重要使命。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元欣曾在上海自贸区5周年经验分享中提及到,这四大使命分别是:
 
  • 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

 
  • 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 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这些使命是国家的战略需要
 
而政府要建立一个生态良好的自贸区,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货物、资金、人才领域以外,按照世界上建设自贸区的经验来看,还需考虑如组织架构、监管制度、税收体系、市场准入、基础设施、特色产业与腹地经济等要素
 
其中,要实现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经济秩序和营商环境,让市场这一要素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就必然要通过“制度创新”来规范经济行为。
 
简而言之,成为了自贸试验区,就意味着将会获得更大程度的改革探索权,同时在管理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且在税收优惠、放管服改革、外资准入、金融开放和负面清单管理方面均享受一定“特权”。
 
02
 
此外,自贸区还涉及到一条核心原则—— “竞争中性”
 
这条由国际经贸规则中提出的重要原则,是为了增强市场活力,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就是要求政府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内资外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等等一视同仁。(早在2018年,央行行长易纲就曾在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表明了态度:将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
 
自贸区建设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依赖国有企业作为主力军,带头完成这些政府所赋予的经济、政治、社会责任建设任务。
 
通过剥离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额外优势和劣势,打破缺乏经营自主权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过多政府职能部门重复监管等的制约,国有企业将被激发改革动力推动加快改革进程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转型
 
03
 
所以,在上述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既要承担相应任务,同时也能获得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等的相关利好。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政策利好

例: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政策利好 

 
自此,国有企业便有了:
 

1、更广阔的机制体制改革空间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大多数国有企业仍需按国家计划、政府指令运行。只要国有企业还存在着对政府部门的依存关系,整个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明显的行政化特征。
 
国企改革能否出实效,能否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往往就看政府能否对其充分放权。
 
在自贸区制度创新、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的背景下,很多事权、财权、审批权将下放,各类重复行政审批大幅压减,避免重复监督等措施,令让国有企业能抛开枷锁,进一步迈开改革步伐。
 
 

2、更富集的人才资源

 

无论经济和科技发展都极度需要人才支撑,人才在哪里,创新活力就在哪里。乘着这一系列自贸区人才政策便车,国有企业可突破众多限制,解决招引乏力的困境。
 

案例

 

上海自贸试验区

 
上海自贸试验区浦东新区推出“自贸区人才(人力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平台”,解决企业人才服务碎片化、集成度不高,行政审批前置环节“最后一公里”缺少服务载体等痛点问题;奉贤区1年内发放人才购房补贴1500多万元,租房补贴660多万元。
 

案例

 

福建自贸试验区

 
上海自贸试验区浦东新区推出“自贸区人才(人力资源)一体化集成服务平台”,解决企业人才服务碎片化、集成度不高,行政审批前置环节“最后一公里”缺少服务载体等痛点问题;奉贤区1年内发放人才购房补贴1500多万元,租房补贴660多万元。
 

案例

 

广西自贸试验区

 
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出台支持人才发展若干举措,加大人才创新创业融资扶持力度,全力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人才高地核心区。
 

案例

 

天津自贸试验区

 
天津自贸试验区建立人才“绿卡”制度,引进人才90%以上服务事项实现即时办理。
 

案例

 

山东自贸试验区

 
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出台《人力资本价值出资管理办法(试行)》政策,创新开展人才和技术资本化评估,可免抵押获得金融机构授信。让人力资本价值不仅作为融资授信依据,还可以作为产权受到法律保护。
 

案例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尔滨片区对人员进行分类吸引和留存,给予高级管理人才奖励,建立个人收入倍增计划。同时还建立创意和知识产权收储育成机制,鼓励创业者在片区内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落地。
 
 

3、更开放的投资、引资环境

 
基于从“管资产”迈向“管资本”的论调,中央曾创新性地对国企投资的监督管理办法出具了负面清单管理政策。负面清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杜绝国有企业“乱投”,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又让这些国有企业“敢投”,提高国有资本效率。
 
而在清单禁区以外的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是允许的。
 
随着国际环境变化和对外开放战略的铺开,负面清单数量逐渐减少。王受文在21号的发布会上就曾提及到,在今年投资负面清单中,限制或禁止外商投资的行业数量减少至30条,大幅度下了降近80%。
 
更宽松的政策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开放的投资环境,利于国企推动各类产业项目落地,与大型外资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和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
 
 

4、更强的对接产业链上下游能力

 

纵观各大自贸区目前标红加粗的主要产业,科技、金融、服务、制造等均是重点。各个自贸试验区从一开始就梳理规划了各自的主导产业和片区,实现产业集聚度大幅提高。
 
以福建福州物联网产业基地为例,他是福建自贸试验区重点平台之一,也是福建省唯一、国内第四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

 

案例

 

福州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中心

 
福州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中心于2018年正式投建,通过“政府主导+国企搭台+自贸区产业引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引入第三方运营团队管理,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整合配套服务和项目承载空间。
 
通过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企业进行改革,吸收更多核心企业入驻自贸区,通过多种政策支持供应链企业,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提升和发展。
 
而借助政府推动生成的这些产业集群,国有企业可建立更高层次、更广维度的资源网络;从而利用更强的对接产业链上下游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5、科技创新背景下的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机会

 

从自贸区概念提出以来,“科技““金融”始终是各个自贸区的焦点及核心板块。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公布中就提及到: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要求,助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努力建成贸易投资便利、营商环境优异、创新生态一流、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国际经济交往活跃、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无论是金融科技还是数字贸易,科技创新都将极大利于推动自贸区经济纵深发展。
 
以技术创新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叠加了制度、税收、人才等政策带动下的整体营商环境改善,将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发展的活力,创造出一系列国企重塑商业模式的机会
 
04
 
这一系列的政策利好之下,国有企业如何抢抓住即将面临的数个重大机遇,是国企领导人最需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应该:
 
 1、利用政策激发活力,进一步带动制度创新

 

利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创新优势,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等工作。
 
例:广西投资集团在自贸区的建设博尔森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建立授权管理体系,大力推动混合所有制,构建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产业集团—生产企业”的三级管控模式,实现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型。在2020年8月稳步迈入世界500强榜单。
 
 2、利用政策优势,加强市场化选聘引进人才

 

依托地方各类人才引进计划和补贴措施,大力实施人才招引工程,发挥企业引才主体作用。
 
进一步推行市场化选聘和契约化管理,实现公司战略需求。
 

案例

 

山东烟台自贸区人才政策

 
山东烟台内企业利用自贸区内专项奖补鼓励的政策,打破公开考选的条条框框,大力创新企业招聘方式新举措,通过人资机构(如国内专业的猎头公司)等猎聘高级管理、技术研发等紧缺人才。
 
 3、利用新基建和科技创新,推动商业模式变革

 

自贸区将依托优势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企业数字化转型。以5G、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促进云计算、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
 
国有企业在硬件上,可借助自贸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软件上,可以借助科技创新政策。
 
关于这一点,在日前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发布会中就有被提及到。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晋柏市表示,北京已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和数字贸易发展等任务。并对应制定发布了包括: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数字贸易试验区、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试点、大数据交易所等四条数字经济发展政策。
 
顺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乘数字化转型的东风,推进数字化转型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实现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变革、产业升级,把业务经营更紧密地与经济发展相融合。
 
此外,大量放权的背景下,监管的重要性必然会进一步提升。
 
自贸区采用“互联网+监管”模式,铺开在线监管系统将是趋势。
 
通过此项举措提升信用监管效能,利用新技术手段,全周期记录并协调监管过程,实现监管可追溯、可追责。全面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数据贯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配合国务院于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五十三条。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关于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要求,创新和完善信用监管,强化信用监管的支撑保障,加强信用监管的组织实施,不断提升信用监管效能。
 
国企可利用政策风向,运用多种监管平台工具,提升管理效率。

 

 
 

结语

 
 
自贸区新时代赋予的众多利好下,国有企业应抢抓机遇、勇于担当,发挥国有企业在政策落地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的引领作用。通过不断地创新、变革传统的经营模式,引进高质量人才,构建数字化经营分析体系,应用各项信息系统,实现战略落地,进一步提升管理运营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售后热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