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2020年8月国资国企改革政策与实践动态

 

 

文章导读

      博尔森咨询对2020年8月份中央层面及地方层面国资国企改革政策与实践动态进行了梳理。
      政策方面,上海市发布政策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浙江省发布政策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以及国有企业创新发展。
      实践方面,深圳市、北京市、安徽省部分企业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双百行动”成效显著,但问题仍存。

 

01、政策方面

 

1
 
上海市印发《本市国资国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

 

 

总体目标

 

2020至2022年,推进落实70个重大项目,新增投资2000亿元,新增信贷资金投放1万亿元,在区域协调、产业创新、互联互通、协同开发、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和显著成效。

 

三项任务

 

● 组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投资和投资服务平台
 
成立长三角投资公司,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主责主业,成为对接苏浙院的合作平台、本市国企联合走出去的服务平台、示范区开发建设的实施平台。
 
 打造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
 
推进上海联合产杈交易所牵头建设长三角产权交易一体化云服务平台,加强信息联合发布、项目联合推介、共同组织竞价等合作力度。
 
 构建国资国企区域发展协调机制


共同组织区域内国资国企党建联建论坛交流活动;形成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企业协调机制;建立干部人才协作交流机制。

 

五大行动

 

 推进“百企合作联盟”行动
 
组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资百企合作联盟,组织百家企业走进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区域内国家战略新区和省级产业合作园区。
 
 支持“协同创新领航”行动
 
新增10家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场景为重点的高端研发机构,推进3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合作研发项目;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绿色化工等创新产业集群;搭建金融科技的技术零合作与产业促进平台;将长三角区域产业创新发展所需人才,优先纳入上海“国资骐骥”人才计划。
 
 促进“产融价值共创”行动
 
在示范区设立总部型金融机构;聚焦区域内重大项目建设新增信贷资金投放1万亿,培育区域内科创板上市公司70家、服务区域内企业科创板上市70家;与苏浙皖国有企业双向混改业务协同;共建国有长三角产业基金生态圈。
 
 实施“基建科技赋能”行动
 
构建技术领先、清洁高效、互联互通的能源供需体系;打造基于BIM、GIS、AI等技术的公共建筑智能制造平台,推广应用隧道路桥的全生命周期实时管控智慧系统;构建智慧供排水、智慧垃圾分类、智慧运营码头和无人驾驶货运车辆自动化交互等示范性创新场景应用。

 

 加快“开放枢纽共建”行动

 

建设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加快推进虹桥商务区构建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及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的发展格局;加强数字化贸易平台建设。

新闻来源:上海市国资委) 

 

2
 
《浙江省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总体目标

 

到2022年底前,通过改革试点在全省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主体,实行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加快国有产权顺畅流动和有效整合,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优化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强国有企业行权能力建设,全面激发各层级国有企业活力,更好服务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两个高水平”建设。

 

工作任务

 

 明确功能定位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服务本地区发展战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对核心业务战略管控和财务管控为主,依托资本市场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运作等,发挥投资引导和结构调整作用。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提高国有资本回报率为目标,以财务管控为主,通过股权运作、基金投资、资本整合、培育孵化、价值管理、有序进退等方式,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发展,实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

 

● 规范组建方式

 

经本级政府批准,可采取改组和新设两种方式设立两类公司。根据本级国有资本布局需要和两类公司功能定位,通过无偿划转或市场化方式重组整合相关国有资本,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 优化授权机制

 

政府授权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对两类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根据两类公司实际,按照“一企一策”和“动态授权”原则,授权其履行出资人职责,制定监管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对两类公司的监管内容和方式,依法落实两类公司董事会职权。

 

● 完善治理结构

 

国有独资的两类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国有全资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依法设立股东会,经过股东授权和必要程序,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可以代表股东会授权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会部分职权。

 

● 改进运行模式

 

完善内部组织架构、规范履职行权、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加强财务监管、依法管理收益、创新考核机制。

 

● 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完善监督体系、实施绩效评价、依法依规追责。

(新闻来源:浙江省国资委)

 

3
 
《浙江省国资委浙江省科技厅关于推进全省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浙国资发〔2020〕4号)

 

主要目标

 

建立特色鲜明、要素集聚、活力迸发的国有企业创新体系;培育一批领军型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基地和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和战略性新产品;在若干重点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型国有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提供有力支撑。

 

2020-2022年,全省国有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省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22年,全省国有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比重达6%以上,重点制造类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2%以上;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省级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150家以上。

 

重点任务

 

● 支持国有企业加大科研攻关力度
 
支持全省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四大研发攻关计划,聚焦“互联网+”、生命健康科创高地建设和新材料科创高地谋划,在数字经济、新能源、节能环保、大数据应用、智慧交通、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重点领域加大科研攻关力度。
 
● 支持国有企业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
 
加强对国有企业建立各类创新基地和平台的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支持国有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牵头或参与重大科研装置、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并对外开放和共享创新资源。
 
● 支持国有企业高水平引才育才
 
支持国有企业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积极支持申报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海外高层次人才、省“万人计划”等人才计划,获得认定的,按规定给予资助支持。
 
● 激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规范研发经费统计归集工作;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后补助、研发投入视同亩均税收等优惠政策。
 
● 支持国有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支持国有企业参与编制省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科技研发攻关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技术专家进入省科技专家库,吸收国有企业专家参与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指南编制、评审和验收等。
 
● 支持设立国有企业创新投资基金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联合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成立一批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创新创业领域,培育一批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 支持国有企业深化科技合作
 
支持国有企业参与引进大院名校战略,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军工单位合作,加快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先进技术及成果等。

(新闻来源:浙江省国资委)

 

 

02、实践方面

1
 
国有经济发展

 

中央层面

 

 

● 国企运行回升态势逐月巩固

 

8月26日,财政部发布1月份至7月份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月度同比连续两个月实现增长,1月份至7月份同比降幅继续收窄,经济运行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

 

在营业总收入方面,7月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7%。1月份至7月份,营业总收入330158.4亿元,同比下降3.5%,较1月份至6月份降幅收窄1.4个百分点。

 

在营业总成本方面,7月份,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较去年同期增长2.3%。1月份至7月份,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323238.8亿元,同比下降1.7%。

 

利润总额方面,7月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4%。1月份至7月份,利润总额14763.1亿元,同比下降30.4%,较1月份至6月份降幅收窄8.4个百分点。

 

在净利润方面,7月份,国有企业税后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4.3%。1月份至7月份,税后净利润10316亿元,同比下降34.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289.1亿元。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网) 

 

地方层面

 

● 改革助力,深圳国资系统诞生首家500强

 

 

近年来,深投控围绕打造国际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加快转型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各项经营指标不断创出历史新高。2020年,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深投控”)以1993亿元的营收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榜单第442位,成为深圳国资系统首家世界500强企业。

 

完善多功能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以转型科技金控平台为契机,不断优化存量、拓展增量,持续提升金融企业资本实力和服务能力;

 

打造科技产业集聚高地提升创新资源配置能力按照“精耕深圳、服务湾区、面向全球”的思路,加快推进科技园区建设和海外科创中心布局;

 

推进整合重组和资本运作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作用,按照“四个一批”思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对标国际一流企业探索国企改革新路径统筹推进对标新加坡淡马锡、“双百行动”和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三大改革任务,聚焦“国资管资本授权体制改革”和“公司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两条主线,重点在公司治理、授权体制、选人用人、激励约束等方面探索实践。

(新闻来源:深圳商报)

 

● 中冶集团蹚出结构升级之路

 

中冶集团在过去五年间,新签合同金额连续保持两位数高增长,资产质量类指标持续优化,企业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1.破立并举 聚焦主业迎发展
 
面对中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转型升级的大调整、大变革,以及企业包袱沉重、管理下滑的低谷,国文清在2012年提出“聚焦中冶主业,建设美好中冶”,专注做有能力做、擅长做和最熟悉、最拿手的业务。在这一战略的引领下,中冶集团果断实施了“打造世界第一冶金建设国家队”既瘦身又健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适度多元 打造“四梁八柱”升级版
 
面对有限的冶金市场需求,中冶集团选择在能够发挥传统比较优势和核心能力的领域进行适度多元发展,如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节能环保、新型农村建设、地下设施等。
 
3.绿色智能 坚持高技术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已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突出趋势。中冶加快推进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构建起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新的绿色智慧制造集成技术体系。
(新闻来源:新华网)

 

● 安徽省国资委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近年来,安徽省国资委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重点,持续深化省属企业改革。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42.9亿元、利润总额39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和5.1%,如期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

 

1.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近年来,安徽省属企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在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如海螺集团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实施兼并重组,先后并购整合了43家公司,水泥年产能从最初的150万吨提升到了现在的3.5亿吨,位居世界前列;2016年,铜陵有色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同时积极做好铜产品精深加工文章。2019年,海螺集团、铜陵有色集团分别以284.99亿美元、268.4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榜单。
 
2.推进战略合作,积极联姻世界一流企业
 
去年以来,安徽省国资委着力推进安徽国企与国际一流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战略合作,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9月,中国宝武与马钢集团实施重组,马钢全方位导入宝武先进的技术、管理和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了马钢的竞争力。
 
3.加强转机建制,积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
 
近年来,安徽省国资委着力引导企业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推动省属企业改革取得新成效。一是积极推进省属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二是稳妥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三是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四是深化“两类”公司改革试点。
 
4.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追赶世界一流企业
 
 
安徽省国资委一方面以破除无效供给、“瘦身健体”为重点,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和劣势企业及低效资产的退出,做好“减法”文章。另一方面,以扩大有效供给为重点,通过高起点、大规模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做好“加法”文章。近几年,安徽省属企业每年投资规模保持在1500亿元左右,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新闻来源:国资委)

 

● 上海国企把文化“软实力”,变成发展“硬实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市国有企业切实加强改进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形成了富有时代精神、独具国企特色的国有企业文化体系,为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服务国家战略 形散而神不散
 
目前,临港集团总资产超过1100亿元,引进企业约1万家,实体性经营主体500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近200家,成为上海全市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压舱石”。刘家平表示,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集团始终把企业文化作为推动国企党建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如果把企业经营成绩比作‘硬实力’的话,那么企业文化就是支撑这个硬实力发展的‘软实力’”。
 
2.引领老品牌守正创新“三敢”精神是最强支撑
 
二十年前销售额7.1亿元,账面利润仅584万。银楼内的商品,90%是其他厂家的产品,自己的加工厂停工、亏损,相当多的设计师和经营管理人才纷纷流失。那是什么让老凤祥在短短二十年间凤凰涅槃?董事长石力华认为,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老凤祥“敢想、敢做、敢突破”的企业精神。“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必须有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软实力作支撑,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题中之义。”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白廷辉说。
 
3.“高薪”不等于“安心” 家文化留住人才
 
潘鑫军说,为吸引留住人才,东方证券注重发挥物质激励的基础性作用,但“高薪”不等于“安心”,不讲“文化”的待遇终究会失去灵魂。针对激烈竞争下金融人才安全感低、归属感弱的特点,东方证券创设的“东方文化下午茶”项目,由高管团队面对面倾听人才需求,目前足迹遍布全国37个城市的57家分支机构,覆盖员工2000余人。
(新闻来源:国资委网站)

 

2
 
双百行动两周年

 

中央层面

 

● “双百行动”两周年,改革成效显著,但不会一帆风顺

 

1.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自2018年8月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简称“双百行动”)启动以来,中央企业所属“双百企业”狠抓改革方案落实落地,推动综合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股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加速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吸引优质资本,深化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加强战略性合作,促进机制转变、搞活,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关键。国资委报告显示,在“双百企业”中的200家央企资企业中,113家在本级企业开展了混革,引入非国有资本5384亿元,3466家子企业开展了混改。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持续优化决策执行效率明显提升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落实“双百行动”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央企业所属“双百企业”通过合理配置股东与管理主体的权利义务,形成权责对等、运转协调和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
 
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有效激发微观主体活力要提高经营的效率,国有企业要有市场化的“硬实力”,实现经营机制市场化是企业的“必选项”。报告指出,80%的“双百”企业领导班子薪酬拉开了差距,最高最低相差1.2倍以上,超过一半的“双百”企业在本级或者所属企业选聘2700名职业经理人,有效完善了市场化经营机制。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形成“人企命运共同体”据了解,“双百企业”以员工薪酬制度改革为发力点,将薪酬激励与公司效益“捆绑”,引导企业重视运营质效。
 
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企业“瘦身健体”“轻松上阵”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聚焦主业是首要任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2.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也存在问题
 
中央企业所属“双百企业”在取得改革成效的同时,在推进员工持股、引进战略投资者、董事会授权等工作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受访“双百企业”和业内人士表示,企业自身应积极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同时希望相关部门调整完善改革政策并加强解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投融资平台建设,以支持企业加大改革力度。

 

“疑难杂症”客观存在 发挥好市场主体作用才能“标本兼治”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认为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领域的政策供给不足,现有改革文件只是对改革方向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缺乏改革具体落实操作的细化规定,从而使得企业在改革实践中无从下手,不敢作为;二是有些改革要求过高,规定过严,在实践中落实起来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或者是难以有效满足改革举措实施条件,结果形成鸡肋效应;三是不少企业对改革政策了解不全面,把握不到位。

 

加强政策支持与解读是“双百企业”的共同心声记者采访多家央企所属“双百企业”时发现,加强完善相关政策并做好解读,让企业在推行改革时做到“心中有数”,是所有企业的心声。与此同时,招商证券还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出台具体的操作指引以及成功典型案例分享,提高双百企业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新闻来源:国资委)

 

3
 
国资布局优化

 

地方层面

 

● 山东省属国企重组继续,整合文旅、医养产业锚定国内一流

 

8月25日,山东省属企业文化旅游、医养健康资产重组整合工作推进会在济南召开,正式宣布山东省国欣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欣文旅”)、山东国欣颐养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欣颐养”)成立。据了解,此次山东省属国企文旅、医养资产重组,涉及10户山东省属企业,意在打造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特色的国内一流文化旅游集团、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医养健康领域龙头企业。

 

1.先委托管理后资产注入
 
与此前山东国资板块通过企业重组整合的方式不同,此次山东省属文化旅游、医养健康的资产重组,采取的是先委托管理、后资产注入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将有关山东省属企业的非主业优质文旅、医养资产,按评估价注入国欣文旅、国欣颐养两大集团公司。
 
2.山东持续清理非主业资产

 

近两年,山东省资本重组整合的步伐明显加速。去年以来,山东先后开展了全省机场、港口资源的整合。今年7月份以来,山东陆续启动了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山东高速与齐鲁交通集团的联合重组以及国泰租赁有限公司等5户一级企业的重组。

 

此次又继续在文化旅游和医养健康领域,以“清理非主业资产与合并同类项”同时进行的方式进行整合重组。山东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通过强强联合主业相近的企业,山东正积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新闻来源:国资委)

 

● 做大做强“头雁”,实施“腾笼换鸟”,山西国企改革加速推进

 

山西省属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腾笼换鸟”净回笼资金100亿元;盘活、止损沉淀资金100亿元以上;推进1-2户省属企业集团混改;推动75%以上的国有资本集聚到基础性领域和优势行业……这是山西省提出的2020年国资国企改革主要目标。

 

1.优质资源向“头雁”集中
 
山西全面调整优化省级国有资本布局,推动优质资源向一批“头雁”企业集中。7月13日,山西宣布成立潞安化工集团,成为山西煤炭企业化工业务整合重组平台。今年以来,山西焦煤集团吸收合并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拉开了山西煤炭企业整合重组大幕。山西改组设立了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新成立了华舰体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深化云时代二次改革重组。
 
2.吸引社会多元资本
 
7月31日,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发布《2020年省属国有企业“腾笼换鸟”首批公开发布项目清单》,涉及12个行业92个项目,资产总额达到2268亿元,净资产为543亿元。
 
郭保民表示,山西省属企业要选出好企业、拿出好项目、推出好资产,“靓女先嫁”,吸引社会多元资本,寻求更宽领域的合作,用腾挪出来的资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投入到一批革命性、前沿性、标志性的项目。
 
3.提升证券化水平
 
资本市场无疑是国企改革的关键舞台。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提出,要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并购重组,提高国有资产资本化和证券化水平。用好用活上市公司平台。进一步强化以提升内在价值为核心的市值管理。按照重组之后的产业布局,优中选优能够承载新的产业发展的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将上市公司平台整合过程中的壳资源,优化配置给满足条件的新兴产业集团公司。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4
 
国企股权激励

 

中央层面

 

 国企激励机制改革升温,但仍有需要改进之处

 

作为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下半年以来激励机制改革正在提速。今年以来上市国企共有15家“官宣”股权激励计划,其中包括了4家央企国资控股、5家省属国资控股、6家地市国资控股。山东、广东、上海等地非上市国企中长期激励试点增点扩面,而科改示范行动等多项改革中激励改革也多是“标配”,手段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与此同时,针对非上市国企的中长期激励试点也在持续推进。山东省上半年新确定154户权属企业开展非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试点,试点企业累计达到195户,覆盖面达7.6%。指导3户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实施了股权和分红激励。湖南省近几年来积极研究和推动国有企业期股、期权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广东省则提出了以“模拟股票”为主的中长期激励模式。深圳国资委推进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党的十九大以来,共有53家央企控股的119家上市公司有效实施了股权激励,虽然较之前取得明显进展,但总体上中央企业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中,只有不到30%实施了股权激励,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刘兴国指出,股权激励的实施,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国有企业活力,促进了国有企业绩效的改善。但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股权激励措施,实施的条件要求高,而且实施范围受限。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

 
售后热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