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新基建行研系列(一)——工业互联网

 

 

栏目导读
 

      2020年3月以来,政府对“新基建”的部署逐步深入,“新基建”已成为国策。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广,包括5G基础设施、特高压电网、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充电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中心七大领域。

      为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新基建”,博尔森咨询研究院开辟新基建行研系列专栏,界定七大行业之内涵,并研判其发展背景与趋势,精撰七篇成文。今天首先为大家分享的是工业互联网篇,系列其余成果,将在博尔森商业评论(zhongdareview)官微每周三晚八点准时推送,欢迎大家期待与关注。

 

 

 

全文共3851字  阅读时长约5分钟

 

行业界定

 

2012年11月,GE首次提出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它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

 

与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不同,工业互联网链接的是人、数据和机器,是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传感技术及互联网的高度融合。

 

工业互联网的内涵是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帮助工业企业完成智能转型升级。根据工信部《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我国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概括为网络、平台和安全三大体系,其中,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

 

 

发展背景

 

工业产能过剩,人口红利渐失

 

一方面,我国工业产能总体过剩,导致国家资源浪费。一直以来,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都低于79%,截止2019年底,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6%,而根据国际通行标准,产能利用率低于79%即为工业产能过剩,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还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生育率的逐步下滑,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日益严重,过去依靠人口红利带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国内经济进一步承压。从出生人口出生率来看,进入2018年后,我国人口出生率较前期大幅降低,并进一步呈降低态势;从人口结构来看,2014年-2018年,我国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占比持续下滑,而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比重却在不断攀升,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

 

 

企业利润失速,亟待转型升级

 

我国工业增速依然稳健,但工业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承压,传统模式难以为继,企业转型升级在即。

 

2015年以来,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速一直保持6%左右的增速水平,截止2019年末,中国工业增加值总量突破3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工业经济运行保持总体稳定,但由于企业成本端持续攀升,加之我国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低附加值领域,导致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与工业增加值增速并不同步,并自2017年以来一直呈现下滑态势。

 

 

政策暖风频吹,规划日渐完善

 

2015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首次提出制造强国战略,目的在于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而工业互联网作为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其政策利好开始不断涌现。

 

2016年,国务院印发《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随后工信部印发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则为工业互联网奠定了清晰的发展脉络。

 

2017年开始,一批子领域的细化政策不断出炉,对包括工控系统信息安全、工业互联网APP等一系列子领域做了更具体的目标安排。

 

2019年,工信部印发的《“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进一步提出要将5G网络的优势与工业互联网结合,产业发展内涵进一步提升。

 

2020年1月,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我国经济发展压力陡增,针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央政治局提出“新基建”计划,强调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工业互联网行业有望迎来更具体庞大的支持政策。

 

 

创新氛围浓厚,人才储备渐增

 

良好的创新氛围和高素质人才的增加为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是国家对创新的投入保持高速增长。2014-2019年,中国R&D经费支出从13016亿元增长到21737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0.8%。

 

二是国内企业对R&D也愈加重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中国有R&D研发活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从2014年的16.9%增长至2018年的28%,与此同时,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收入比重也在不断上涨。

 

三是虽然我国人口红利在逐步消失,但工业互联网行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却在稳步提升。2014年-2018年,我国本科及以上学历招生数量从445.5万增长到508万,并且其增速也呈上升趋势。

 

 

新兴技术迸发,5G建设加速 

 

一是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成熟有助于工业互联网窗口的临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包含智能物体状态、标识、位置的大量工业数据得以收集,互联网技术为数据的传递提供可能,云计算则可提供基于平台的工业数据计算及分析能力,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的渗透融合下,工业互联网的突破与成型有望加速。

 

二是我国5G进入建设加速期,有望进一步赋能工业互联网行业。5G具有覆盖面积广、连接规模大、超可靠、低延时的特点,能够实现数据在工业各个环节的无缝传递,支撑形成实时感知、协同交互、智能反馈的生产模式,将助力工业互联网实现从工业数字化转型阶段到全面互联阶段,再到自主智能阶段的不断跨越。

 

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外部支持向好的态势下,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不仅有望保持持续增长,而且其产业结构也将日益完善。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5-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的经济总体规模从8383亿元增长到213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9.4%,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测算,201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有望31370亿元,同比增速将达到47.9%。

 

从产业结构来看,核心产业贡献将逐年递减,而融合带动部分贡献有望逐年递增。2017-2019年,融合带动部分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占比由59.8%上升至79.2%,核心产业占比则由40.2%下降到20.8%,表明工业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叠加和倍增作用将逐步显现,产业结构将不断拓展。

 

平台竞争不断升级,应用模式逐步扩展

 

在工业互联网快速的发展势头之下,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互联网行业的核心,其竞争将日益激烈,应用场景也将从局部突破走向纵深阶段。

 

一是各类产业主体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态势将持续。当前,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华为、浪潮为代表的信息科技企业、以美的、海尔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企业纷纷推出一系列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效果的显现,预计将有更多的企业将加快推出自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

 

二是随着工业互联网发展技术的逐步完善,其应用场景也将不断拓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其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打通集成和分析优化能力,已带动设备侧、工厂侧、消费侧开展广泛智能化应用探索、而由于设备、产线、工厂等领域的自动化数字化基础较好,所以平台应用短期内仍将以设备侧与工厂侧为主,但是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日臻成熟和拓展,其面向产品、用户和协同企业的消费侧应用有望逐渐发力,规模化定制、金融服务、制造能力交易等新兴模式未来将不断普及并成为主流。

 

关键领域国产替代,安全防护需求凸显

 

一方面,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但尚不成熟,目前行业多数领域依然被国外厂商把持,在一些关键领域,国产化将成为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硬件多从国外进口,国产化率较低,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础技术亦依赖于国外开发,给我国制造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转移带来潜在隐患,在国内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的趋势下,国内企业也开始在工业软件和平台技术等关键领域发力,国产替代趋势将稳步持续进行。

 

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快速扩张也将给信息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其安全防护需求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工业互联网使得企业核心设备大量暴露在互联网中,同时,工业互联网数据体量大、种类多、结构复杂,在数据流通的各环节均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将有助于该领域内的安全防护市场规模的扩大。

 

 

结论

 

总体而言,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总体大于挑战。

 

机遇方面,一是我国工业经济规模位列世界第一,正处于提质增效的转变时期,对工业互联网的需求极大且具备良好的政策、人才、研发等方面的支持;二是我国5G技术已正式进入商用阶段,加之其他新兴技术的不断突破,也为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优渥的技术土壤。

 

挑战方面,一是虽然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已有数百家,但多数企业尚处于投入阶段,加之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之中,因而大部分的平台盈利模式有待清晰;二是产业链的一些重要环节尚需完善,诸如工业互联网统一信息平台、工业大数据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还处于缺位状态;三是我国工业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底蕴相对薄弱,在一些关键领域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是,在发展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之下,我国拥有的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巨大市场空间将有助于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快速突破面临的各项挑战,从而实现行业领先发展。

 

 
售后热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