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广交会拓展“一带一路”商机

        2023年4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发表视频致辞并宣布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暨第二届珠江国际贸易论坛开幕。
       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投资合作稳步增长。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促进平台,广交会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为相互的市场交融搭建桥梁,也为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贸易合作广拓商机。此次广交会更是迎来2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370家企业参展,占进口展企业总数的73%。本届广交会主要呈现出五大亮点。
       一是展览规模创新高。本届广交会启用新展馆,第一期展览面积由原来的40万平方米增加到50万平方米。截至19日下午6时闭馆,进馆126.1万人次。展览面积和进馆人次均创历史新高。同时,常态化运营线上平台,线上参会境外采购商31.1万人。
       二是境外采购商下单积极。第一期到会境外采购商6.6万人,出口成交128亿美元。不少参展企业表示,尽管境外采购商还在恢复之中,但到会采购商采购意愿强、下单更快。从订单数量看,3个月以上的中长单占比接近六成。除现场下单外,很多客商还向参展企业预约实地看厂,未来有望达成更多合作。
       三是新题材新展品与时俱进。第一期新设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生活等题材,共吸引762家企业参展。举办新品首发首展首秀活动150场,涉及工业制造、电子家电、建材家装等行业,线上线下吸引3万人次观看。
       四是绿色发展引领潮流。电动汽车、光伏、动力电池等“新三样”产品集中亮相,吸引了大批采购商询价洽谈。展出零碳源空调、光伏储能设备等低碳环保展品约50万件。
       五是论坛活动丰富多彩。广交会期间举办的第二届珠江国际贸易论坛聚焦贸易数字化、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制度创新等热点,共举办5场主题论坛,政商学界广泛参与、反响热烈。同期还举办电子消费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7场专业论坛活动,举办44场“贸易之桥”等对接活动。
       在展区设置上,第133届广交会增设新题材,凸显贸易升级、产业进步、科技创新成果。第一期以电子家电、机械题材为重点,研究新设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展区。第二、第三期以消费品、纺织服装、健康休闲为主,提升品质,体现消费升级和美好生活需要。扩大进口展规模,自第133届起从2万平方米逐步扩大到6万平方米。
       本届广交会还将提供丰富多彩的展会活动和贸易服务,高规格举办第二届珠江国际贸易论坛,组织近400场贸易促进活动,推动展会融合发展。
       出口展展位有7万个,参展企业3.4万家。3.4万家企业里面品牌企业或者拥有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企业有5700家。进口展3万平米,首次是在三期都有进口展,现在已经表明要参加进口展的企业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508家境外企业参展。线上展参展企业达到了3.5万家,线上展的平台作用也进一步优化。
       江西省成立第133届广交会江西交易团,组织417家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其中线下参展企业403家,展位数达736个,参展企业数、展位数较疫情前的2019年秋交会分别增加119家、179个,展位满足率达88.5%,申请企业的覆盖率达97.6%;线上参展企业417家(含线下参展企业),上传展品数2.8万件,参展企业数、展位数、上传展品数创历史新高。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绍,本届广交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展览总面积从118万平方米增至150万平方米,展位数量从6万个增至近7万个。线下展企业从25000家增至34933家,新参展企业超过9000家,线上展企业达到39281家。
       辽宁省高度重视本届广交会参会工作,设辽宁省交易团、沈阳市交易团、大连市交易团3个交易团参加,参展企业达490家。其中赴广州参展企业453家,纯线上参展企业37家;线下展位总计1499个,其中品牌展位173个,一般性展位1326个,涉及节日用品、玻璃制品、建筑及装饰材料等展区,展品类型丰富。辽宁省企业将借参会契机,与境外采购商、国内采购商面对面交流,寻求更多商机。
首次引入广州南沙、广州黄埔、温州瓯海、广西北海、内蒙古七苏木等5个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宣介示范区的营商环境和创新成果,推动各国各地区与示范区深化务实合作,共同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售后热线
返回顶部